工业机器人的“机器换手”,是未来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。在下游需求和政策扶持的带动作用下,中国已经是并将继续保持全球***大机器人市场的地位。
MIR数据显示,2019-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从14.9万台增长至25.6万台,CAGR 31.0%,其中国产机器人增速显著高于外资四大家族。
IFR预计到2023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。
工业机器人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上游是三大主要零部件:减速器、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。中游是机器人本体,即机座和执行机构,包括手臂、腕部等,按照结构形式,本体可以划分为直角坐标、球坐标、圆柱坐标、关节坐标等类型。下游是系统集成商,以自动化设备生产商(即系统集成商)为主,涵盖焊接、机械加工、装配、搬运、分拣、喷涂等生产领域。终端客户包括汽车、电子、金属、塑料、食品、生化等行业。
本文摘自网络